近年来,海外华侨、留学生及其亲属频频成为电信诈骗的目标和受害者。一些不法分子在欧洲、美洲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假冒中国驻外使领馆实施电信诈骗,甚至采用技术手段将电话号码伪装成使领馆对外公布电话,个别同胞轻信上当遭受经济损失。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结合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四类常见电信诈骗案例案例,提醒旅居菲律宾的同胞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案例一】假冒使领馆名义通知国内涉案。
诈骗分子假冒使领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联系受害人,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或贩毒、走私、诈骗等罪行,已被通缉并限制出境,银行资产已被冻结,进而以配合国内公检法机关调查为由,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际上由骗子控制的所谓“安全账户”。
防骗提示:此类诈骗发案率最高,往往造成重大损失。我使领馆不会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通知当事人涉及国内国外的案件需要处理,不会将电话转接至国内国外任何一家公检法机关,更不会以涉案为由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到任何一家银行账户。
【案例二】假冒我使领馆工作人员虚构绑架、意外情况。
第一步,诈骗分子假冒我使领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联系当事人,以涉案为由诱骗当事人提供本人及国内亲属信息,诱导当事人与外界断绝一切联系,使国内亲属无法与当事人进行及时沟通核实。第二步,联系当事人国内亲属,谎称当事人被绑架(或称当事人遭遇交通事故,人事不省,急需缴纳治疗费用等),要求国内亲属将大额赎金或治疗费用转账至实为诈骗分子控制的银行账户。
防骗提示:此类诈骗经常是两地行骗,针对留学生及短期来菲同胞的作案日益增多。凡是突然接到通知需向海外亲属转账救急的,一定要通过语音通话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来电方身份及通知事由真伪后再做决定。如来电方自称系中国驻菲律宾使领馆工作人员,建议挂断电话后拨打该我驻菲使领馆领事保护电话进行核实。
【案例三】假冒使领馆名义通知护照过期需核实身份。
诈骗分子假冒使领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联系当事人,以护照即将过期为由,要求提供详细个人资料,配合身份核实工作,从而搜集当事人及国内亲友的身份信息、银行账户、手机号码、社交账号甚至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掌握当事人的社会关系,进而向国内亲友编造当事人“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等理由,诱使转账至实为诈骗分子控制的银行账户。诈骗分子有时还以当事人护照已经过期为由,利用威胁、恐吓等手段,诱骗转账缴纳高额罚款。
防骗提示:我使领馆不会通知任何人护照(即将)过期需要延期、更换或补办,不会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向任何人索要账户、密码等信息,不会以任何理由收取所谓“罚款”。办理相关证件业务人员仅需在领取有关申领证件时,在我使领馆办事大厅收款台缴付由国内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办证费用。
【案例四】假冒使领馆名义通知领取信函/包裹。
诈骗分子假冒我使领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联系当事人,称有重要信函、文件,或快递包裹需要领取,要求当事人提供个人信息以核实身份,进一步以信函、文件或包裹内物品表明当事人涉案为由,转接至国内某一公检法机关,要求当事人配合调查或接受“保护”,提供银行账户信息,转账资金至诈骗分子所持的“安全账户”,或打开含有窃密“木马”软件的指定网页,链接登录本人网银账户并输入密码。
防骗提示:我驻菲使领馆仅会通过电话方式,通知已提交领事证件申请的人员领取相应证件,或通知当事人领取国内向其转递的司法文书。凡是领取证件的通知,使领馆不会索要转账信息,也不会主动提及办证费用;凡是转递司法文书,使领馆不收取任何费用,不介入相关案件,不索要任何信息,仅要求当事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即可。如接到自称我使领馆人员、通知领取文件的来电,结合上述信息仍不能排除疑点,建议挂断电话后拨打我馆领事保护值班电话进行核实。
如接到上述各类疑似诈骗电话或短信、邮件,建议直接挂断,或不予理会。如有必要,可拨打中国菲律宾大使馆领保值班电话,或拨打外交部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热线核实。如不幸上当受骗,应及时向菲律宾警方报案,并同时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受害人无法直接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的,可通过国内近亲属及时报案,并向报案地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请求协助(拨打当地110即可)。
菲律宾报警电话:911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领保值班电话:0063-2-2311033
中国驻宿务总领馆领保值班电话:0063-9175495614
中国驻拉瓦格领馆领保值班电话:0063-9178051226
外交部24小时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0086-10-12308或0086-10-59913991
下一篇:在菲公民切勿非法从事网络博彩工作